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学院环境生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7月5开始,信息工程学院与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师生联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践实习活动。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生产实践活动在厦门市翔安生态环境局局长官伦晨所作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典范城市》的专题报告中启动。实践活动开展期间,两校师生先后前往筼筜湖湿地公园、漳江口红树林基地、达东山台海观测站、厦门大学流域生态环境实践教育基地、厦门市翔安水质净化厂、泉州城东污水处理厂、金鸡水厂、厦门市东部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厦门市政环能公司、翔安校区污水处理厂、大气环境监测站、生态海绵技术科教园、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等13家单位开展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厦门筼筜湖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把过去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污水四溢的臭水变成了生态环境优美的高颜值生态公园的建设进程,学习国家环境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下滩涂拉样方、辨认红树植被、采集生态数据,了解污水处理流程、固废处理方法,学习大气监测、生态海绵等技术知识,参观海上风力发电、国家大型引水工程等。实习结束后,同学们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并进行了实习答辩。

本次联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次具体尝试,通过与一流高校学生的共同实习实践,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实践单位的多元化安排,同学们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达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目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实习收获满满,后续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毕业后参与到国家和西藏生态环境建设中练就本领、做好准备。
(文、图:孟江/审核:冉照海/编辑:郝婧瑜)